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办文件 | |
发文机关: | 幻影娱乐注册政府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盘政办发〔2007〕84号 幻影娱乐注册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废止)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 2008-10-16 | |
主 题 词: |
盘政办发〔2007〕84号 幻影娱乐注册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废止)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科技局《关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幻影娱乐注册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关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幻影娱乐注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深化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全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凝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的整体合力。 坚持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体制、新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激活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幻影娱乐注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瓶颈问题,强化薄弱环节。 坚持突出示范作用、典型引路的原则。以重点企业为重点建设对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二、总体目标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建立与建设新型石油化工城市相适应的完善、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形成比较完善、优化的技术研发、管理、服务三大体系。 1.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体系。使多数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研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形成调控有力的宏观管理体系。建立由科技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的管理体系。 3.形成功能强大的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二)形成良好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园区环境、投入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区域创新环境。 (三)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机制,良性互动的创新合作机制和高效有力的激励机制等区域创新运行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选择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省级“创建创新型企业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2.扶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行新体制新机制,建设5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1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工程化、产业化水平。 3.实施“企业技术联盟引导工程”。依托科技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引导重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为目的,与相关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重点扶持10个企业技术联盟建设,为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4.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每年培养5个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创新团队和5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导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科技人才队伍。 (二)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技术交易、交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技术产权市场建设,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产权的流动和交易。形成各类交易主体良性互动,创新要素相互交流的多元化技术市场网络。 2.组织实施“市校合作工程”,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20项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3.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与技术平台建设。依托盘锦科技信息网,建设盘锦科技信息门户网站;加快建设和完善盘锦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络,以及包括专家库在内的各种数据信息网络。 4.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建立风险投资专项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按照风险投资规则运行的各种专业型、区域型风险投资机构,完善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5.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为基础,在高新园区、特色工业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二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优势,建设专业孵化器。 6.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类中介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促进研发机构建设,形成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特色。从战略高度对创新资源布局和资源配置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强化政府对有限的创新资源的调控力度,实施必要的资源集中与共享。加大政府科技经费投入。针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或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在较短时间内使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科技经费支持。集中各方面科技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并要确保配套支持。 (二)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拓宽投入渠道,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多种扶持方式,推动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逐步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投入主体。支持企业加强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建设。全方位营造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环境。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职工岗位培训,加大自主人才培养力度。 (三)加快园区建设,改善科技投资与创业环境。加快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大型科技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和技术特色。完善为创新创业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重点建设幻影娱乐注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组建孵化器种子基金,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支持。 (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水平与功能。加强与国内一流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素质人才、技术和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引进工作,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程度。鼓励和促进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在幻影娱乐注册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本土化的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实施。 (五)加速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重点扶持从事成果孵化、科技评估、科技咨询、技术产权交易的科技中介机构功能强化建设,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使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走上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奖励。逐步完善企业科技人才奖励制度,重点奖励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产业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创造者、实施者和中介服务者,以及在依靠科技创新创建国家、省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和个人。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06〕8号)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幻影娱乐注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需求,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围绕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推动经济发展,惠及广大农民的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吸收和用好各类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农民切实掌握技术,使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3.坚持有限目标的原则。集中有限资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竞争力。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和利用资源并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5.坚持典型引路的原则。突出重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 行动目标 每年选育、推广10个主要农作物、水产、畜禽新品种,引进50个(项)水产、蔬菜、畜牧、果树、花卉及经济作物新品种及种、养殖新技术。 到2010年,建成10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20个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到2010年,实现每村至少培养一名乡土科技人才和科技示范户的目标。 到2010年,建设4个科技进步示范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三、 重点任务 (一) 开展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行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充分整合全市各科研单位及科技型龙头企业的科技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速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1.实施良种工程。加大科研攻关和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每年选育推广10个高产、优质、高效水稻及水产、蔬菜、畜禽、花卉新品种;引进50个名特优水产、蔬菜、畜牧、果树、花卉及经济作物新品种。重点开展中国对虾和文蛤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攻关。 2.强化现代农业技术引进、研发。针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一方面集中全市农业科研力量,对水稻、水产、蔬菜、畜禽、林苇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一方面通过科技合作方式,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 开展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行动,为农村支柱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1.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建立设施农业高效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基地2个,海珍品、浅海滩涂贝类养殖和稻田渔业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基地4个,畜禽安全无疫病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基地2个,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2个。 2.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培育20个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等产学研结合方式,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围绕资源优势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深加工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尽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乡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鼓励企业吸纳国内外、省内外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把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 开展科技惠民和科技扶贫行动,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开发推广秸秆造气、秸秆造粒、“四位一体”沼气等技术,建设生物质能源科技示范基地,为农村新能源建设提供保障。 2.深入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对贫困户开展培训,每年培训1000名贫困农民,促进贫困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四) 开展农村科技服务行动,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素质提供科技支撑。 1.深入开展科技合作工程。通过开展和参加“科技合作工程项目洽谈会”、“中国北方(锦州)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销会”等形式,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加强幻影娱乐注册企事业单位与全国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拓宽科技合作交流领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新成果、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深入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力度开展农民科技经纪人培训工程,实现一村一名农民科技经纪人的目标,促进科技致富信息在农村中快速传播,加速农产品市场流通。实施农业技术员培训计划,每年开展2期培训,选派200人到省内农业高等院校进行半年制、非学历的学习培训。到2010年为全市每村培养一名农业技术员,实现村村都有懂科技、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科技人才。 3.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组织乡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共建关系。使科研单位与企业、农村养殖大户结成各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深入农村为企业和农业生产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4.加强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每年开展1次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和科普之冬活动,开展送图书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和大规模群众性科普宣传,普及现代农业科技、健康卫生等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 开展科技进步示范行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开展科技进步示范村活动,依据当地资源特色,在全市范围内选择4个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引进国内外智力成果等方式,推进特色经济发展;通过科技进步示范村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四、 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把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放在重要位置,从组织领导上提供有力保障,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统筹协调,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实现市、县(区)、乡(镇)联动。各县区要把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任务作为领导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 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制定并实施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创新创业,搭建有利于解除科技人员后顾之忧的政策平台。制定并实施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的相关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特派员选派和工作的环境。多渠道增加对科技的投入。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农民等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三)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县区、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舆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