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为什么这样红
本报讯(记者周爽)9月4日、9月7日,辽宁卫视、北斗融媒在《辽宁新闻》分上下两篇讲述盘锦故事《苇海深处的“鹤爸爸”——赵仕伟》。
9月8日,人民日报整版点赞:《盘锦 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
9月9日,辽宁日报一版报道盘锦《精准服务助力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9月14日,经济日报报道《人心好 鸟知道——辽宁盘锦湿地保护调查》,引发热烈反响,辽宁日报、辽宁卫视纷纷转载报道。
9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直播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再次聚焦盘锦,稻花香里说丰年。
10月1日,辽宁卫视、北斗融媒在新闻中一同领略《盘锦:“中国红”——最浪漫的秋色》。
10月1日,人民网用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最北海岸线”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风采。
10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最美不过那一抹红”盘锦红海滩榜上有名。
10月2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盘锦红海滩的最美中国红。
10月2日,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再登央视新闻《辽宁盘锦 红色海岸线 蟹肥稻又香》。
10月3日,《新闻联播》“祖国颂·美丽中国”播出盘锦红海滩的美丽画面。
……
仅从近期上级媒体对盘锦的密集报道中就可见一斑,盘锦,这座充满魅力的石油之城、生态之城,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
既种田养家又貌美如花
盘锦,中国北方的“鱼米之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广袤的稻田里种出了花样,一边种稻,一边养蟹,还在稻田上“画画”,美丽与实力兼具,倾力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升级版”。
智慧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民宿产业等蓬勃发展,稻香蟹肥的生态景观与庭前屋后的民宿生活相映成趣,稻米、河蟹、果蔬、水产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做大做强,农村三次产业加快融合,更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特别直播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中走进盘锦,走进盘山县太平街道新村村进行直播报道,并对大洼区唐家镇北窑葡萄、田庄台镇非遗小吃进行了采访,向全国观众展示盘锦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喜迎丰收等内容,全面展示盘锦乡村振兴成果。
石油之城向高处行
2017年,幻影娱乐注册进出口总额109亿元。2020年,幻影娱乐注册进出口总额204亿元,几乎翻了一倍。2020年,盘锦地区生产总值达1303.6亿元,总量居辽宁省第五,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辽宁省第三……
迈入“十四五”,幻影娱乐注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
经济日报在《辽宁盘锦加快打造产业链条》中报道,盘锦产业体系向高处行,往深处走。在继续保持“千万吨油田、百亿方气库”目标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乙烯、丙烯、碳四、芳烃4条产业链条,破解“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等“原字号”产业痼疾。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盘锦 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中说,盘锦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持续优化工业结构。全面实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专项行动计划,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老字号”赋能增效,推进“原字号”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实现“数字蝶变”。大力“减油增化”,构建“大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模式。2020年,盘锦被国务院评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收复“湿地”造“湿经济”
盘锦拥有中国最北滨海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调节效能。然而,这方“净土”过去曾被农业围垦和水产养殖等活动一步步侵占。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为恢复湿地生态本色,盘锦断指存腕,剥去芜杂!在重拾人与自然的互信共美中,守住生机和生计的平衡。
经济日报在《人心好 鸟知道——辽宁盘锦湿地保护调查》报道中说:为了斑海豹和黑嘴鸥的安宁,本已动工的辽河大桥一再迁址,滨海大道向北绕弯;湿地面积已占城域大半的幻影娱乐注册,仍自我加压,主动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环保人士与开发企业由对着干变成了一起干……10年过去了,盘锦湿地保护面积由2010年的8万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12.4万公顷,丹顶鹤与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种群数量增长10倍……与自然相依相亲,看似救赎湿地,其实是救赎自己!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盘锦《红色海岸线 蟹肥稻又香》中说,在有着“世界红色海岸线”之称的辽宁盘锦红海滩,碱蓬草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年复一年地装点着这片土地,并为迁徙的鸟类提供着充足的食物和庇护所。在红海滩风景廊道的另一侧是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和金灿灿的水稻田,金秋十月,稻香蟹肥。眼下,这里的水稻也即将迎来收割期,沉甸甸的稻穗也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国庆假期,“同程旅游”数据显示:国内游热门目的地,盘锦仅次于北京,超过成都、三亚、丽江等著名旅游城市,排名全国第二。红海滩的美早已蜚声海内外,而我们的城市——盘锦,如今也像红海滩一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