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车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一头扎进绿的海洋:起伏的山、流动的水、摇曳的竹,披翠盈碧。连绵起伏、深浅不一的绿,恰似层层涌动的浪,澎湃着勃勃生机。
很多人想不到,就在10多年前,这里靠开矿采石发展经济。“村民腰包鼓起来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烟尘笼罩、污水四溢成为困扰群众的大问题。”回忆往昔,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不胜唏嘘。
要“钱袋子”还是要“绿叶子”?在抉择的十字路口,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在这一重要理念的引领下,努力修复生态,保护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广袤大地生态正美起来、环境正靓起来,不断铺展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临近中午,余村春林山庄主人潘春林进进出出,忙着招呼客人。春林山庄是余村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后创办的第一家民宿。10多年前,潘春林还是村里矿山上的一名拖拉机手,“以前余村靠山吃山,一个小山坳里就有3家矿场、3家水泥厂。”
穿着白衬衫的潘春林,一身干净清爽。他指指胸前:“以前可不敢穿浅色衣服,否则早上出门干干净净、晚上回来一身灰土。”
10多年来,余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地对矿山复垦复绿,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了可游可赏、亦耕亦采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5年的91万元、8732元增长到2021年的801万元、6.1万元。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在春林山庄的小院里,同老村支书和返乡创业村民代表拉起家常。总书记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因地制宜创新开发经营模式,让绿色家底带来更多民生红利。”潘春林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余村乡宿联盟主席,“我们整合4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统一管理标准、品牌化运营,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坚定践行这一重要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出来、该治理的治理到位,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田园风光变成摇钱树、秀美乡村化身聚宝盆。
天鹅振翅,栩栩如生,镜头拉近,竟由上千片鱼鳞裁剪拼接而成——下午3点,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村民王海珠准时上线,开始直播鱼皮画制作,“赫哲族老手艺发扬光大,助力蹚出致富新路子。”
“我们赫哲人世代以渔猎为生。”王海珠说,“10多年前,由于过度捕捞和江水污染,‘船儿满江’再难换来‘鱼儿满舱’。”
八岔岛上,退耕还林还湿;黑龙江畔,收网禁渔……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八岔村嬗变喜人。“随着江水变清、鱼儿增多,大家伙儿也靠乡村旅游和特色种养找到发展新路。”王海珠说话间翻手镂刻出鱼皮花瓣,惟妙惟肖,“没有好生态,哪有如今的好生活?”
近5年,八岔赫哲族乡累计接待游客6万人次,带动赫哲族群众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从东北平原到岭南大地,从鱼米之乡到塞上江南,各地擦亮农业“绿色”底色,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海兰江畔,沃野千顷,数万亩水稻进入蜡熟期,勾勒出一幅丰收在望的斑斓画卷。这里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与光东有机大米合作社负责人金君一起踱步田间,他不时抬手介绍,“这是气象仪,那是监视器,前面看着像节能灯的,其实是杀虫灯。”
“以前大伙儿求高产,种地狠施肥、猛打药,造成土壤板结、作物免疫力变差,大米品质不高。”近年来,金君带领乡亲们走上一条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底肥施用有机肥,除虫除草则靠稻田养鸭养蟹,全村2500多亩水田全部取得有机或绿色认证。”
化肥农药减少,农田生态变好。灌渠里鱼虾嬉戏,时见鹳、鹭栖落觅食。金君还注册了有机大米品牌,带动全村大米每斤均价从3元提高到7元。
放眼全国,这些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农膜回收率超过80%……各地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一场透雨过后,69岁的张国利提篮上山,松蘑、肉蘑、小灰蘑……半天工夫不到,便装满了篮子。下山后,支起方桌,摆开摊位,没多会儿,蘑菇就被游客抢购一空。
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秋季“采山”已成为当地群众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别看我和老伴年纪大,但手勤脚快,一个秋季能赚2万多元。”虽然年近七十,张国利一点都不服老。
曾经的马鞍山村,可不是这般绿富同兴模样。“村民煮饭取暖主要靠砍树,再加上过度放牧,山上光秃秃一片,春天起沙尘,夏季发洪水。”张国利回忆。
“越砍越穷”的马鞍山村民逐渐意识到,护林养山才是长久之计。
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马鞍山区域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由当初的不足40%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我家9亩坡耕地,只留一亩种点杂粮,剩下全部栽上落叶松和山葡萄,既涵养水土,又有经济收入。”张国利说。
“尤其是近10年来,村里共实施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还聘用生态公益护林员,加大管护力度,山沟沟里闯进不少野生动物。”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叶阳介绍,如今山葡萄种植加工和乡村旅游成为村里两大主导产业,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
嬗变的不只是马鞍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巩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成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各地各部门以系统治理的理念、科学保护的举措,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
三峡大坝上游10多公里处,坐落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韩家湾村。农家小院里,58岁的韩裕华和妻子望运凤正麻利地剥着花生,“三峡大坝蓄水后,我们搬到了这里,开始以捕鱼为生。”
“以前,因为过度捕捞和网箱养鱼污染水体,鱼儿越捕越少、越捕越小。”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韩裕华和其他渔民一道,领取退捕补偿后“洗脚上岸”,开办农家乐,“在政府扶持下,我们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一楼餐饮,二楼和三楼改造出5间客房,收入让我惊喜。”
忙中偷闲,韩裕华时常会到江边转转,干净澄澈的江面令他十分舒心,“过去江上有很多渔船,江边密密麻麻都是丝网。现在水变清了,每年4、5月鱼儿产卵的季节,在岸边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鱼群。”
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包括韩裕华夫妇在内,共有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退捕上岸,万里长江得以休养生息,长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主战场——黄河流域,各省区着力抓好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因水施种,农业用水效率提上去、总量省出来。
“看,好多果子都透着红色哩!”初秋时节,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村民高锦仁站在山坡果园里,喜笑颜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拳头大小的苹果挂满枝头,青红相间,煞是好看。
“水管饱,果型好,收成肯定不赖。”今年村里更新了灌溉设施,漫步高锦仁家的10亩苹果园,水管错落排列,可把水送到每棵果树根系附近。
高西沟村现有果园1000余亩,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今年以来,村里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采用“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的集雨补灌技术,实施节水灌溉1207亩。
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大力治理水污染……这些年,河湖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栈道弯弯,通向荷塘中间古朴的凉亭;莲叶铺满水面,随风轻舞,露出水中嬉戏的鱼儿……荷香、水净、天蓝,是如今辽宁省幻影娱乐注册大洼区榆树街道曾家村的真实写照。
“这座荷塘其实是村里的污水处理站。”荷塘对面,一家民宿生意兴隆,女主人李玉娥讲起变化:这里本是个臭水坑,夏季蚊虫滋生,气味难闻,家里窗户都不敢开;2016年建成了污水处理站,村民改厕,当年她家就开起村里第一家民宿,年收入一下多了5万元。
“以前污水直排坑塘,垃圾随意堆放,路上尘土飞扬,大伙儿牢骚不少。”村党支部书记罗庆玉在一旁搭话,“多亏有了好政策,这几年我们修路改厕、栽树种花,建起污水管网和垃圾转运站,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满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真抓实干,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统一收处的自然村比例保持在九成以上。
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37栋危旧房屋维修加固,完成照明、饮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厕、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昔日偏僻山村旧貌换新颜,成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10年来,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各地区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
让村庄美丽宜居、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既要补齐短板,也要留住乡愁——
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67岁的牟光祥日前完成住房改造,但新家不“新”——小青瓦、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典型的老式黔北民居。“住了一辈子,舍不得拆,修旧如旧,心里舒坦。”
“我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搞大拆大建,而是有取有舍:取的是黔北民居特色,留住乡愁;舍的是破坏村貌的私搭乱建。”花茂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野说,如今村子就是景区,浓浓的乡愁叫人流连忘返。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
走进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白墙黛瓦、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流水潺潺。
村中一株古樟树下的公示板上,张贴着村规民约,“加强村容村貌整治”赫然在列。一旁则是一张“红黑榜”。“去年底,一户村民因为院内脏乱,上了‘黑榜’,老表们一起帮他家清理收拾,很快就整改到位。”村党总支书记刘连云说。
“以前村里的垃圾堆,每隔两三个月才运到县里集中处理。”刘连云介绍,如今全村在18个点位安放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13名保洁员做到常态化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村庄越来越干净。
村庄变美,今年73岁的村民孙观发在家里腾出4间客房办起了民宿,“孙观发家”4个大字就贴在家门口,分外显眼。“如今农村的日子真叫美!”孙观发爽朗一笑。
(本报记者祝大伟、窦瀚洋、周欢、翟钦奇、高炳、范昊天、张艺开、苏滨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