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县陈家镇廉洁教育中心开展廉政教育。本版图片由盘山县纪委监委提供
盘山县纪委监委在全县掀起“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创建热潮,打造“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的政务服务“金名片”。图为盘山县投资代办中心政务服务窗口。
纪检监察干部在太平街道张家村现场为群众讲解“阳光三务”“码”上公开的内容及查询方式。
纪检监察干部在甜水镇走访,了解涉农资金使用、惠农补贴发放等相关情况。
盘山县纪委监委采取“末端工作法”,主动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意。图为纪委监委干部在基层了解情况。
核心提示
2023年以来,幻影娱乐注册盘山县纪委监委在市纪委监委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纪检监察“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以“阳光三务”全链条发力,确保小微权力阳光运行;以积极践行“末端工作法”,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以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以拓展廉洁教育阵地为载体,让廉洁文化“走新”更“走心”;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综合效能,全力打造“清风盘山”升级版。
护航营商
做好“减法” 用活“加法” 优化“乘法”
盘山县纪委监委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用简政放权的“减法”、科学管理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做简政放权的“减法”,织权力瘦身的“紧身衣”。对“网上可办”情况进行跟踪查访,让审批环节“瘦身”、审批时间“缩水”、审批效能“提速”,全县申请类政务事项除特殊事项外已100%实现“网上可办”。大力推进助企服务便利化,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的办事环节,全力优化“助企服务绿色通道”。
做科学管理的“加法”,筑权力运行的“防腐墙”。完善“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工作推进、考核奖惩”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推进调度会,对涉及的重点项目及工作挂图作战,定期通报。精心部署营商环境企业评价工作,科学研判、强化指导、跟进服务,紧盯目标任务,压茬有序推进。
做优化服务的“乘法”,当审批服务的“店小二”。盘山县纪委监委对拓展“承诺制+全代办”改革等涉企事项进行重点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实施“一站式”“保姆式”改革。在智慧盘山APP中开设“盘策通”板块,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有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聚焦科学谋划、特色引领、沉浸监督三个维度,在全县掀起清风政务窗口创建热潮。县投资代办中心政务服务窗口、县民政局婚姻登记等9个部门入选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示范带动全县各单位传承“清风之魂”、涵养“清风之气”、汇聚“清风之力”。
廉洁文化
建设阵地 植入“因子” 接种“疫苗”
盘山县纪委监委推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根据全县区位特点和镇村地域文化特色,打造“1+4+N”廉洁文化矩阵。把4个“协作区”内的1个廉洁教育基地、4个廉洁教育中心和廉洁文化广场、廉洁文化墙等连接成“多彩廉洁文化线”,以盘山县廉洁教育基地为画轴,将沙岭镇的“红色基因线”、太平街道的“绿色品廉线”、陈家镇的“青史家风线”、羊圈子镇的“橙色警示线”等共同绘就成“清风盘山地图”。
扩展阵地平台,将“廉”元素融入乡土文化,打造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书角、文化墙等主题鲜明的廉洁景观。为促进廉洁阵地多样化,各镇(街道)充分利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其中的红色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如:沙岭镇的“中共幻影娱乐注册第一个支部党员教育基地”、甜水镇南锅村孝廉文化广场等,持续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创新廉洁文化传播载体,通过制发“廉洁过节提示卡”“H5廉洁接力我签名”“廉洁家访”等多形态、多维度联动的廉洁教育形式,扩大廉洁教育影响力。2021年以来,盘山县纪委监委制发“廉洁过节提示卡”1400余张,131批次7800余名党员干部在“基地+中心”接受廉洁教育。
阳光三务
依法用权 规范用权 廉洁用权
盘山县纪委监委通过抓重要事项、抓监督检查、抓双向机制,推行“阳光三务”全链条发力,确保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抓好重要事项。紧盯最关注、应知晓、最需要的内容,将民生领域重点资金等作为重点内容公开,逐步实现公开事项全面、深入、完整“全景式”公开。制作《智慧盘山“阳光三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生态在阳光下净化》微视频宣传片,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真正实现村民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懂的“掌上监督”。
抓好监督检查。聚焦“三务”公开重点任务,建立完善《盘山县“阳光三务”工作常态化推进考评办法》等9项工作制度,实行“室组地”联动,采取纪委监委与相关部门一体推进,打捆攻关工作法,通过调研座谈、明察暗访、查阅资料等对“阳光三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导,倒逼村级权力规范运行。针对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下发工作提示,督促整改落实、完善制度体系,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回访。
抓好双向机制。压实村级“阳光三务”主体责任,对工作合力不强、标准不高、进展迟缓、公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严肃批评,督促立行立改;以严厉查处、严肃问责的严的氛围,严防出现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等问题。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清风干部”选树活动,通过典型引领,树立正向激励风向标,传递依法用权、规范用权、 廉洁用权正能量。2021年以来,已选树“清风干部”66名。全县录入平台村(社区)177个,注册用户100209人,注册率100%,公开信息72023条。
专项整治
强化监督 激发动能 助力振兴
盘山县纪委监委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定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从高站位推进专项监督。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盘山实际细化5项20条措施,推动各镇(街道)党(工)委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压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责任,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促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通过开展基层调研、指导案件查办、组织专题会议,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和水平。
精准有力开展专项监督行动。以乡村振兴专项监督行动为抓手,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等方面,坚决纠治一切影响中央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持续巩固“系统抓、抓系统”工作成效,推动精准整治。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采用“四不两直”方式,逐项排查农业生产、就业帮扶、乡村产业发展等与乡村振兴关联度大的重点工作,推进问题整改“清零”;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从制度上剖析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处置问题线索32件,处理处分44人;“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整治共处置问题线索32件,处理处分34人。
“微腐败”大清扫
精准点题 联动破题 抓实解题
盘山县纪委监委紧盯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扎实开展“微腐败”大清扫,精准点题、联动破题、抓实解题,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化解一批信访举报,通报一批典型案例,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靶向发力落实“点题”。定准发力焦点,紧盯县直各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的信访举报问题,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限要求,压茬有序推进基层“微腐败”大清扫,确保发力精准“不跑偏”。
多向包案联动“破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包案,直插基层、深入群众,当面了解情况、当面听取情况、当面解决问题、当面反馈结果,以“两个责任”联动督办推动提升办结时效。
抓实反馈整改“解题”。采取“党委+纪委+信访”协作模式,实行“一案一策”“一人一策”,靶向化解信访矛盾的“根子”问题。对案件处理结果仍不满意的开展“回头看”,零距离与举报人沟通,当面化解矛盾,推动有效终结问题。“微腐败”大清扫行动开展以来,办结交办件131个,立案54件,处分处理153人,办结实名检举控告51件,群众满意率90.2%;推动化解信访问题11个,为干部澄清正名21人。
以案促改
“改”的要求 “建”的任务 “治”的责任
盘山县纪委监委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统筹做好查办案件“前后半篇文章”。每个案件从立案起就前置思考,统筹设计以案促改,构建从案件查处、专项整治到健全完善制度的整体工作机制。
在案件查办阶段,党风政风监督室与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等建立案情沟通衔接机制,及时跟进审查调查进度,同步收集忏悔书等资料;在案件审理阶段,审理室及时反馈进度,并在审理报告提交县纪委常委会审议时提出以案促改典型案例建议;党风政风监督室协调联动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把“改”的要求、“建”的任务、“治”的责任明确到位,由相关室组对“改”“建”“治”全过程开展跟进监督。
协助县委组织召开全县重点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会议,督促有关部门党委(党组)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针对县直重点领域单位体量大、资金多等实际情况,盘山县纪委监委开展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和重要环节监督情况专题监督调研。通过蹲点走访、谈心谈话,深入了解案发单位落实“两个责任”、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等情况,举一反三研判态势,清理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风险隐患,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43项。2021年以来,盘山县纪委监委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4批次,警示教育5600余人次。